我想,我今天最大的错误是,又给了一个说话不中听的人一次伤害自己的机会。
有些人说话喜欢戳人软肋,话不中听,也没营养,他们往往也知道你不爱听,挑你不爱听的说。
小时候听的忠言逆耳、直言不讳的品德故事,长大后发现是个骗局。
“直言不讳”不再等于真性情、够豪爽。我说的“直言不讳”排除了那些真心为你好的情况。
有些人把这样的“好品德”当利器,无故伤人,或是打压报复。
想到这个话题的时候,顺便学习了“如何区分观察性陈述与评判性陈述”。
在《非暴力沟通》一书中,作者马歇尔举了一些例子来解释观察性陈述与评判性陈述,也提出听到不中听的话的四种选择:
1.责备自己,认为自己犯了错
2.指责他人
3.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
4.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
人们往往爱听自己能接纳的话,我也不过是个普通人,除了后悔今天去搭腔,也再次提醒自己:身在其中, 就接受这个世界。
会利用“直言不讳”的人想必是很有“同情心”,同情“可怜之人”,同情“憎恨的人”。倘若自己恰巧是对方讨厌的人,听了不中听的话,面无表情便是有力的反击,施暴者自然也无“复仇”的快感。
作为一个很不会说话,又不喜被评判的人,找到一张书单,与君共勉,“好好说话”。
- 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
- 3分鐘說18萬個故事,打造影響力
- 暗黑心理學
- 我們安靜,我們成功!
- 卡內基教你跟誰都能做朋友